空有一身射术,却无球可踢,中超豪门核心射手的命运,正被一纸合同和教练的选择推向十字路口。
八万人体育场的草坪在夕阳下泛着金光,球员们正在主帅的哨声中分组对抗,而场边,一个熟悉的身影独自进行着慢跑——他就是球队上赛季的头号射手,如今却连分组训练都无法参加。
看台上三三两两的球迷指着那个孤独的身影窃窃私语:“为什么不让咱们的最佳射手训练?”无人能给出答案。
中超联赛进入夏季赛程,争冠形势日趋白热化,然而令人诧异的是,某豪门球队的头号得分手却连续多轮缺席大名单。
本赛季初,这位射手还以主力身份出战了前五轮联赛,贡献3球1助攻的数据,然而从第六轮开始,他的名字突然从参赛名单中消失。
俱乐部官方给出的解释是“身体状态未达到比赛要求”,但知情人士透露,球员身体指标完全正常,不存在伤病问题。
球员与俱乐部的合同将于今年12月31日到期,仅剩不到半年时间,双方自三月份就开始续约谈判,但至今未能达成一致。
俱乐部希望降薪30%,并签订一份“2+1”合同;而球员方面则要求维持现有薪资水平,合同年限希望至少三年保障。
“这不是钱的问题,而是尊重的问题。”接近球员的消息人士表示,“他为球队效力多年,立下汗马功劳,现在这样的待遇让人寒心。”
赛季初俱乐部聘请欧洲教练,带来了全新的战术体系,新帅偏爱快速、灵活的进攻组合,传统中锋在体系中的作用被大幅削弱。
数据统计显示,新体系更依赖边路突破和内切射门,中锋场均触球次数比上赛季下降了40%。
“这不是针对某个球员,”战术分析师表示,“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确实如此,瓜迪奥拉的曼城都经常使用无锋阵。”
尽管在俱乐部处境艰难,但这位射手的实力依然得到业内广泛认可,已有三家中超俱乐部表达了引进意向,其中包括一支正在为亚冠资格而战的球队。
“我们一直在关注他的情况,”某俱乐部转会负责人表示,“如果能够自由身加盟,那将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。”
土耳其和阿拉伯联赛的俱乐部也发出了试探性报价,但球员本人更倾向于留在国内踢球。
俱乐部目前在中超积分榜排名第三,极有可能获得下赛季亚冠资格,这或许是这位射手挽回局面的最后机会。
亚冠联赛允许在小组赛前更换报名名单,如果球队获得资格,很可能会重新启用经验丰富的老将。
“亚冠与联赛完全不同,”足球评论员指出,“需要更有经验的球员,这可能是他证明自己的最佳舞台。”
球迷群体对此事意见不一,部分球迷认为俱乐部管理层的做法缺乏人情味;另一些则觉得球员应该接受降薪,以团队利益为重。
社交媒体上发起的投票显示,52%的球迷支持球员坚持自己的要求,48%认为应该妥协续约。
“现代职业足球就是如此残酷,”一位资深球迷感叹,“ loyalty这个词在足球词典里已经越来越陌生了。”
这位射手的处境折射出中超联赛的整体变化,随着投资热潮退去,俱乐部更加注重财务健康和薪资结构合理性。
中超16支球队中,有11支在本赛季实施了“降薪”政策,只有少数豪门维持原有薪资水平。
“这不是个例,”体育产业研究者表示,“整个联赛都在回归理性,过去那种盲目烧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。”
傍晚的训练结束后,那位射手独自驾车离开基地,窗外飘着细雨,挡风玻璃上的雨刮器有节奏地摇摆着。
手机屏幕亮起,是一条新消息:“他们拒绝了最后报价。”他看了一眼,将手机扔到副驾驶座上。
路口红灯亮起,车流缓缓停下,体育场外巨大的广告牌上,还挂着他去年夺冠庆祝的巨幅照片——笑容灿烂,双臂张开,仿佛拥抱整个城市。